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1 / 2)





  他们用这笔钱买了套140平的新房,还有60平的铺子。

  “快了,在装门,年前肯定都能好。你下次再回来咱们就搬新家了”。

  “那你们还有没有钱,我明天打100万过去”。

  “别打了别打了。之前钱放在身上,这个也来借那个也来借。上个月你表舅家的儿子结婚买房,张口要借100万。你表舅那个人我是知道的,真借给他了就别指望还了。我这才和你爸商议买房买铺子。以后你要是不想当演员了,咱们就收收租也能过”。

  袁梅也不知道林辰能在这条路上走多久,她们做父母的帮不上忙就尽量不要拖后腿。

  “咱家那个包子铺一个月能挣万把块钱,你不用操心家里。有钱你就攒着,攒着……多拍几个电视吧”。

  林辰弯了下嘴角,“不在金水买房了?”。

  以前林海和她说过最多的话大概就是攒钱在金水买房子。

  “买不买随你,以后这些大事你自己拿主意就行”。

  林海这两年看着女儿一步步走到这,觉得她自己的主意正的很,根本不用他们操多余的心。

  “嗯。包子铺要不还是转掉吧”。

  “转掉做什么,一年也能挣小十万。你嫌你妈妈卖包子给你丢人了?”。

  “这有什么丢人的,不过起早贪黑的时间长了人受不了。或者买个机器,我前两天在网上看见了一个包包子的机器,还挺不错”

  “我不信机器包的还能有我包得快?我这手可是当年在电子厂里练出来的”。

  那个包子铺袁梅很舍不得,累确实很累,但是自己有收入来源日子过得才踏实。

  “行,随你吧”。林辰尊重他们的意见。

  视频结束之后林辰想她或许应该回趟老家。

  她在《我们一起走过》里面的戏份不多,11月20就杀青了。

  她说要回老家,段穹就给她空出来五天,没安排什么行程。

  不过她一个人回去的话段穹有点不放心,还是把袁青霞派过去给她做司机。

  路上依旧是一人开一半。

  袁青霞很识趣,头一天拜访了林海和袁梅之后就基本上不再跟着。

  她就当公费旅游了,自己在这个小县城转了转。去看了看林辰之前读的小学、中学、高中。

  林海带着林辰去看了看他们的新房,位置还不错。环境也好,旁边就是县城最大的公园。

  他们买的铺子就在小区的一层,现在租给别人卖菜。

  “你们可以自己在这卖水果,比早餐轻松”。林辰还是想让他们把包子铺转出去。

  “这里位置还是没有学校好。水果不行,放两天就烂了”。

  林海买这个铺子就是打算拿房租的,没想过自己做。

  林辰去包子铺看了看。她去的时候是晚上,铺子门口围了一圈的学生,林海和袁梅两个人都有点忙不过来。

  这么好的生意让他们放弃,确实舍不得。

  她在铺子里转了转,用手机量了下尺寸。

  林辰只准备在家里呆三天,第二天林海居然给她约了个饭局。

  “你堂叔想请咱们一家子去吃饭,人家开口了我也不好意思不答应”。

  昨天晚上11888烧了一桌子的菜,林海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

  配的文字是“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

  这下好了,亲朋好友们都知道林辰回来了。从昨晚到现在,他的微信消息提醒就没停过。请他们吃饭啊,聚会啊或者直接上门拜访啊,各种信息都有。

  他想林辰难得回来一趟,能拒绝的他尽量拒绝了。可是他这个堂哥在县城里是个挺大的干部,好多年没联系突然开口,林海挺想去的。

  说是堂哥其实也没那么亲,都姓林平辈排下来的。

  这个堂哥叫林轩在林海小时候,一直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好,那明天上午买点东西带着”。

  他们很少开口要林辰做什么,虽然对这饭和应酬都不感兴趣,林辰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位干部亲戚家里看起来很朴素,不到100平的三居室,家具看起来也有年头。

  去年刚毕业的女儿在税务局工作,跟父母住在一块。

  今天他们是在家里请客,堂婶亲自下厨。

  林海和袁梅有点拘谨,毕竟已经十来年没见了。

  堂婶很热情,招呼大家入座。

  林辰礼貌又客气,帮着端菜摆盘,完全是晚辈见长辈的姿态。

  饭桌上也是,该敬酒敬酒,该吃菜吃菜。

  开始林轩和林海说了很多他们小时候的事,林辰在旁边静静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