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深渊手记[无限]第105节(1 / 2)





  “……可别进去啊。”余洲说,“你会永远被困在里面。”

  正要反驳,宋凡尔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随身公文包里掏出个东西。

  “我们去了污水处理厂,你说你落在灌木丛里,不过灌木丛里什么都没找到。”她示意余洲张开手,“后来问了门卫,门卫说你歪歪扭扭出来的时候,有个东西掉在路上。当时情况混乱,没人注意,他后来捡了起来,给孙子玩儿去了。”

  余洲:“什么东西?”

  宋凡尔:“你看看,这是你的吗?”

  她松手,一颗金色的、只剩下一半的异类眼球,轻轻落在余洲手心。

  第98章 归来者(2)  十岁的余洲,手腕细得跟……

  余洲在深孔调查组的人眼中,是个十足的怪人。

  他非常冷静,极少出现情绪的起伏,无论他们如何审问,如何质疑,他总是在沉默过后给出有理有据的说法。这种沉稳与余洲的年纪实在完全不相称。

  调查组的人从太原救助站要来监控录像,反反复复地观察录像里的余洲。余洲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实在太过怪异了,不断有人质疑:这就是个精神病吧?

  但心理评估显示,余洲精神正常、稳定,不说谎,也不夸大。

  宋凡尔和余洲来往较多,她以为这是个在“缝隙”和“鸟笼”里见惯了太多生死,所以冷静得近乎麻木的年轻人。

  她第一次看到余洲这样表露自己的情绪,丝毫不压抑、不伪饰——或者说,余洲的情绪来得太过突然、汹涌,他根本没来得及掩饰。

  他的手在发抖,随即缓慢地握紧了掌心中的半颗眼球。仿佛是为了确认手中之物并非幻想,他非常、非常用力,宋凡尔甚至要提醒他:这东西破损的一面棱角尖锐,小心别弄伤了自己。

  她看见余洲流泪,把紧握的拳头按在胸口。等稍稍平静之后,余洲忽然抬头,无比认真看着宋凡尔:“谢谢。”

  宋凡尔:“……什么?”

  余洲说了无数个谢谢,他牵着宋凡尔的手,又哭又笑。

  宋凡尔问那是什么东西,余洲擦了眼泪,笑着说:“问我有什么意义?你能把它给我,说明你们已经彻底调查过了。”

  宋凡尔以沉默默认。这东西看起来像是眼球,但结构稳定,十分坚硬。他们没能分析出它的元素构成,但确认没有辐射性与特异成分,最后上级拍板决定,把它交还归来者。

  “所以,能告诉我它的来历吗?”宋凡尔问。

  余洲想了想,回答:“是我得到过的,最好的礼物。”

  大约一年后,对余洲本人的调查、对“缝隙”“鸟笼”“意志”等名词的诠释、研讨全部完成。

  余洲带回两个笔记本,一本写得密密麻麻,另一本则完全空白。

  对“归来者”的调查和解读笔记的过程,最终编汇成一本珍贵的档案集。宋凡尔发愁这东西应该怎么明明,余洲知道了,强烈提议:“请叫它《灰烬记事》。”

  宋凡尔:“为什么?”

  余洲:“我的伙伴以为他是一吹就散的灰烬,但他留下的记录对你们而言,是最珍贵的财富。”

  宋凡尔点点头。在余洲的讲述中,记录下这些内容的青年已经在“缝隙”中死去,他和樊醒的骨骼融合,成为了新的笼主,永远无法回到现实之中。他是抱着慷慨赴死的心愿牺牲自己的。

  “……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宋凡尔问,“你还是不肯说吗?”

  密密麻麻的笔记像一个精彩又奇特的历险故事集,醒、洲、笑、帽哥,还有简笔画的小鱼干,以及这本笔记的持有者,他们是这个历险故事集的主人公。说服余洲说出这几个主人公的准确姓名,实在花了宋凡尔很大的力气。

  直到最后一刻,余洲终于松口:“我可以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你明白我说出名字的后果吗?”

  “任何接触都有可能左右他们的选择,我们绝对不能干预这些人的生活轨迹。”宋凡尔说,“这些名字是高度机密,除了特定的几个人之外,绝对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余洲:“我能相信你吗?”

  宋凡尔:“我们至少已经是朋友了吧。”

  在调查局后院住了一年,余洲已经完全习惯这样的生活,连同北京的寒冷与干热也全都适应了。他低头思索,片刻后看着宋凡尔:“如果我说出他们的名字、家乡,你能答应我几件事吗?”

  宋凡尔等的就是这一刻。

  调查局和“深孔”调查组的人无数次开会讨论,他们都感受到,余洲仍旧隐瞒着许多事实。他详细讲述了“缝隙”“鸟笼”和“意志”,以及“意志”所创造的孩子们,“鸟笼”的规律,发生在“缝隙”之中的事情……但对于自己如何进入“缝隙”,平时生活在什么地方,以及笔记中提及的人们,余洲从来紧闭嘴巴,不肯透露。

  他明显在等待交易的机会。

  余洲想要跟调查局做怎样的交易,即便宋凡尔也没办法打听出来。余洲是一把锁死了的旧锁头,无论如何都撬不开。

  但从宋凡尔把那半个金色眼球交给余洲之后,余洲对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缓和,与其他人相比,显然他更信任宋凡尔。

  宋凡尔接到的指令是:不要欺骗余洲,尽可能真诚、坦率地与余洲交流,务必从他口中获得可信的情报。

  余洲并不复杂。宋凡尔常想:他只有在保护自己和笔记中提到的那些人时,才会流露出明显的迂回和心机。但很多时候,余洲只是一个比宋凡尔年轻、有时候比她更天真的年轻人。

  如果说一开始调查局上级部门对余洲的说法还有些疑问,这一年中余洲身体力行地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的异常: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头发不会长长,对食物、饮水不感兴趣,极少睡眠,代谢低得不可思议。

  换言之:余洲整个人,处于一种明显可见的停滞状态。

  进入“缝隙”的人会停滞在当时当刻的状态中,余洲的躯体里掺杂了“缝隙”的生命体,这或许正是他即便回到现实世界,也仍旧毫无变化的原因。

  宋凡尔有时候看余洲,带着好奇,也带着难以掩饰的同情。由于体质产生变化,任何一个人口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和眼前年轻人相符的信息。广阔大地上,十二亿人中,名为“余洲”的足足有6034人。但没有一个属于眼前的归来者。

  他没有户口,没有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过任何可考的痕迹。有时候宋凡尔甚至怀疑:他真的是我们这个时空的人吗?他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回不了家?当一切顺利解决,这个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永远停留在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能去什么地方?

  “你说。”宋凡尔回答,“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一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