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24章 全体阵亡

224章 全体阵亡

训练场,穿着各异的十几名‘临时演员’,编好号站成一排。请大家(&¥)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两位外籍教官,勒令我们在十秒钟之内,从这些临时演员当,判断出哪位是厨师,哪位是民工,哪位是政府官员……

我们迅速地在考卷写好答案交去,两位教官很快便给我们判出了分数。准确率在75(百分号)以下的队员,被勒令绕训练场长跑十公里。分数过关的队员,则被安排进行下一轮考核。如是再三,我们整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练习这项技能。

确切地说,相当神。据老队员告诉我们,此前警卫队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次两位外籍专家过来,的确在这方面给我们了崭新的一课。很多事情不得不佩服,这两位外籍专家,的确是名不虚传。他们的教学方法很独特,而且具有趣味性。让我们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学到对警卫工作有用的东西。而实际,这项识人技能,对于警卫工作有着相当明显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环境复杂的场合,能不能利用一双慧眼,在人群当发现可疑人物和可疑情况,是预防各类破坏暗害事件的重之重。警卫工作重在预防,我们必须要依靠眼耳鼻舌口等器官,提前发现并排除危险,才能确保警卫目标的绝对安全。否则,一旦出事,便是大事。

当然,训练眼力只是热身。随后,两位外籍教官密切配合,又对我们进行了听觉嗅觉触觉方面的系统训练,让我们觉得受益匪浅。

在某些程度来讲,我们感觉到了德美两国和国在训练特卫时的异同之处。德美二国注重细节训练,从培养特卫人员的感知能力下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国却较重视硬性训练,如说射击散打等等。

三个月之后,警卫队和局团相关部门,配合二位外籍教官,对我们的训练成果进行了一次综合考评。

考核搞的相当隆重,特卫局在各单位抽调了不少官兵参观了此次考评。

总体来说,这种近乎新颖的训练成果展示,让大家觉得很感兴趣。台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道具,以及各个行业的临时演员们,都整装待发。

三十几名警卫队队员,挨个台,接受一轮一轮的考核。首先是一排不知名的小盒子,盒子从外表一看都一样,里面却装着一些各不相同的物。我们要通过嗅觉,准确地判断出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其次是听觉测试,教官们提前录好了各式各样的声音,让我们判断发出声音的物体声音之外所处的环境,甚至是根据声音判断出环境当的具体人数。最关键的是最后的眼力测试。说是眼力测试,实际却是眼力和心力的综合测试。各种职业年龄的人站成一排,我们需要通过目测分析,迅速地说出每个人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等。这当还有几项花样测试,正如当初训练的一样,站一排人,教官命令我们从当判断出,哪一位是大夫,逐层筛选,以准确率决定队员的最终成绩。

通过测评,三十几名学员的判断准确率,竟然都高达80(百分号)以。这不禁让特卫局领导为之一震,也让全特卫局官兵开了眼界。

此项训练告一段落,两位外籍教官开始部署下一项课目:射击实战。在外籍教官的提前建议之下,特卫局在他们到来之前,赶工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实战训练场。一个外形如同大礼堂的建筑物,里面精巧地设计了各种环境下的训练机关,可以同时容纳百人藏身狙击。同时,里面还设置了一百多个可立体运动的人体靶。而且,内部可以模拟多种条件下的射击环境,如说白天黑夜雨雪风霜等等。可谓是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将整个大型射击实战训练场,构建的相当完美。

第一个阶段,是模拟各类环境下的移动靶训练。队员们进入训练场后,经过提前设定,里面随机操作,环境变化无常,移动靶方位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按照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移动靶乍现后的一秒钟之内击靶子,否则便视为‘阵亡’。如是再三,经历了十几天的艰苦训练后,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真人实战。德美二位教官,早早地在训练场地潜伏,各持一支手枪,一支狙击枪和一支自动步枪。三十几名队员,需要分组阵,每组五个人。队员成绩评定标准,主要是看坚持的时间。如果队员能在二十分钟内未被二位教官击,则视为合格。反之则视为不合格。倘若哪位队员有幸击了二位教官的其一名,那他肯定会被公认为优秀队员。当然,我们使用的都是白灰弹,子弹发射出去击对手,会在对手身留下一个白灰痕迹。以此来判断是否弹‘阵亡’。

我被编分到第七组。也是最后一组。

而实际,对于两位教官这样的安排,队员们都表示出极大的不满。觉得他们太过轻高,两个教官竟要挑战我们三十几人,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七个组的队员们个个义愤填膺,整装待发。首先,第一组队员受命进入……

十分钟后,第一组的五名队员,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他们枪的部位都很统一,都是胸部心脏位置。

第二组的队员们讽刺这些‘快速阵亡’的队友们没用,第一组临时小组长道:妈的你去试试!我们根本连两个老外的影子都没看到,被白灰弹打了!你们进去啊,估计不我们坚持的时间长!

第二组临时小组长信誓旦旦地道:走着瞧!我还不信邪了,五个人对付不了两个老外!

大家满怀期待地目送第二小组走进了训练场。

结果是,他们热情洋溢而去,却垂头丧气而回。他们一边往外走,一边拍打着胸部的白灰。警卫队队长和几个教官狠狠地骂道:拍个屁!一群没用的家伙!谁也不允许给去掉身的白灰,我要让你们永远记住这份耻辱!

警卫队教官们的羞辱,激起了第三小组的愤怒与激情。临时小组组长随即做出精密部署,几乎是立下了军令状,要拿下二位外籍教官。

但是结果仍然不尽人意,十七分钟之后,第三小组也没有逃脱全体‘阵亡’的厄运,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而且,他们枪的部位,仍然是出地一致,都是胸部心脏位置。若是在战场,他们都属于一枪毙命。

前三组的接连失利,让后面四个小组渐渐地丧失了信心。待第四组应约进了训练场,外面的队员们开始与‘阵亡’的队友议论起来。

已经阵亡的蒋涛骂道:这两个老外教官还真有两把刷子,射的那叫一个准!我们直到最后一刻,才朦朦胧胧地看到他们转移的身影。但是还没等我扣动扳机,觉得胸部了弹。

吕胜秋也附和道:是啊是啊。这俩老外真是名不虚传。他们简直不是人,是鬼。依托地形,果断出击,百发百。反正我是服了。

陈良德点了点头:估计咱们三十多个战友,得全军覆没不可。

‘阵亡’队友们的切身感受,令尚且还没参战的十几名战友们,心里更是不断地敲起鼓来。警卫队队长和其他几位教官走了过来,大校队长骂道:废什么话!惑乱军心!你们平时不好好训练,关键时候阵亡,不从自己身找找原因,反而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群软蛋!

警卫队校队长将‘阵亡’的队友和我们分开,避免我们受到已阵亡队友的影响。

蒋涛禁不住冲警卫队队长反问道:队长,如果是你带着几个教官组成一组,进去跟俩老外教官,能坚持几分钟?

警卫队队长有些生气地道:废话!现在是你们在接受实战训练,不是我们!

蒋涛开玩笑地道:怎么,领导也怕了?

其他‘阵亡’战友也纷纷添油加醋,起哄,使得几位警卫队教官,进退两难。

以至于,警卫队队长终于拍板决定,临时追加一个教官小组,以实际行动为广大队员做示范标杆。

几位教官个个摩拳擦掌,激情振奋。警卫队队长一边换衣服一边道:我还不信这个邪了,两个老外能狙杀我们三十多名队员!这样的话,那我们的面子往哪儿搁?

他的话有些滑稽,但不难看出,他还是有着一定的爱国热忱的。或许两位外籍教官出发点是正确的,想借这种方式激励和磨练队员们。但这种做法同时也让包括警卫队领导们在内的国警卫们,感到心里不爽。幸亏这只是在训练,否则的话,两个老外消灭了三十多个国特卫,这消息一旦传出,特卫局声誉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衅。

见到警卫队的领导们沉不住气,要换衣服场,一直静观其变的姜副局长走了过来,说道:你们还是省省,队员们被外籍教官消灭,我们可以说是还处在学习阶段。但是你们这些教官级的同志们被消灭,那是咱们特卫局的水平问题了。特卫局可丢不起这个人!

警卫队队长争辩道:姜局长,丢人事小,重在敢于亮剑!

姜副局长皱眉道:既然这样,那亮。但是你必须给我立下军令状,如果警卫队全体‘阵亡’,我撤了你的职!

警卫队队长面露难色,但还是坚忍着点了点头。他已经无路可退。面对着姜副局长施加的压力,三十几名队员都看在眼里,他们倘若不敢应战,则会失去为人之师的威信。

但是姜副局长提出,让教官组最后出场,万一七个组的队员们全部阵亡,他们才能。这叫‘压轴’。

战斗仍然在继续,不一会儿工夫,第四小组五名队员,同样以全体阵亡的代价,走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三十几名队员,已经阵亡了大半。而里面那两位神乎其神的外籍教官,却仍然没一枪一弹。

此种境况,让所有队员,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儿。

我不由得握紧了手枪,兀自地思量着对策。我在反思,前面阵亡的四个小组,究竟败在哪里?

本来自 :///html/book/41/4117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