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7)(1 / 2)





  什么礼?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你起来吧。皇帝起身,随后从殿中走出。

  王瑾晨拿着笏板从地上爬起,抚了抚膝盖后转身跟随皇帝出了殿,皇帝负手站在殿阶上抬头仰望着侧前方的明堂,明堂北侧是礼佛的天堂,比明堂还要高出数十丈,抬眼望去见不到顶,高耸入云。

  这几座殿堂的修建你可知耗费了多少钱财?皇帝说道。

  王瑾晨仰头看着足有百丈高的天堂,旋即叉手道:陛下是担心耗费国力么?

  斥巨资建一根没有任何作用的柱子,卿以为划算吗?皇帝扭头问道。

  天枢并非一根柱子,乃是天下的权柄,是天下的中心,让世人都能够明白,这天地的中心是在大周神都洛阳城,如今的洛阳城可盛当年长安,端门外居住的诸国王室以及街道上行走的胡人不比汉人少,再者,天枢乃是诸国首领集资所献,而非陛下之私。王瑾晨回道。

  皇帝深沉的望了她一眼,你倒是极会说话,朕应将你放在春官,去做外交才对。

  臣都是仰仗陛下之威才敢如此。王瑾晨谦虚道。

  皇帝转身欲要回殿,王瑾晨见之便也匆忙转身,追喊道:陛下。

  皇帝没有顿下步伐,负手背对着淡然道:朕知道你想要什么,朕也看到了你与他们不一样的忠心,许是女子之心终究要细一些,因此你能够感知我的处境与不易,朕会给你,比你想要的更多。

  王瑾晨离开紫薇城不久后凤阁的官员便拿着诏书骑马赶入修文坊,几乎是踩着她的脚印后一步赶到王宅的。

  登门前,官员将布袋里沉甸甸的金子摆放齐整,又将与爵位对应的章摆出,理了理衣袖这才提步入内。

  门下,延载元年,秋七月,秋官侍郎王瑾晨监军有功,赏金五百,封武宁县男,赐婚兰陵萧氏已故徐州刺史嫡七女。

  前面的封赏王瑾晨并未在意,后面的赐婚却让王瑾晨大吃一惊,抬起颤抖的双手接过诏书,深深皱起眉头喃喃不解道:难道这就是陛下所言的更多吗?

  通事舍人笑眯眯的搓着双手将眼前的高官扶起,万州武宁县,天授二年改唐兴县所置,可谓是一朝一个名,已然成为了国朝的象征,此县名还从未被拿来赐过爵位。官员没有提及赐婚一事,在朝官们看来,加官进爵的封赏才算是好事,而赐婚,尤其是将已经嫁过的女子赐婚要员,绝非喜事。

  同样的赐婚诏书,萧家也收到了一份,恰逢萧至崇从官署中归来便接了这道让其吃惊的旨意。

  料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将一个刚亡夫不久的妇人嫁给一个仕途正盛的朝廷大员,这于已经不再管妹妹琐事的萧志崇来说是个天上掉下来的喜事。

  母亲,怕是上天垂帘我们萧家,不忍祖宗的基业衰败至此,若是有个作为宠臣的妹夫,萧家何愁不振。说罢,萧至崇将诏书捧在怀里,寻来家中的管事差人出去寻已经离家许久临前告知家人去了长安的嫡亲妹妹。

  修文坊内,王瑾晨没有细想皇帝赐婚的缘由,原先准备的提亲照常不误,先是提前修了一封书信送去越州告知母亲,而后便去城西找了神都最为有名的媒人做媒,至昏时,亲自提着双雁登了萧氏的大门。

  深知二人的旧情尚在,王瑾晨的登门提亲便让萧至崇以为是他自己向皇帝邀功请赏求娶的萧氏。

  赐婚的消息传得极快,外面皆传言是秋官侍郎监军立功归京后向皇帝请的旨意,像是有人故意散播一般,没过几日便弄得满城皆知,风头正盛之时,萧婉吟也回了神都,且走的是小道,并不知赐婚一事。

  第143章 亡于君前

  半个月后

  在阿罗憾的号召之下,诸国纷纷响应派遣使臣或首领亲自赶赴神都洛阳,边关的奏报频频传入宫中。

  是日清晨,一份特殊的奏报从东方海上而来,与奏报一起的还有几个和尚以及头发剃得有些怪异的东瀛人。

  奏报经凤阁,由凤阁舍人掌侍进奏,凤阁舍人逄弘敏将其整理后上呈皇帝。

  启禀圣人,是东瀛倭国女首领的上书。

  高延福从殿阶走下接过凤阁舍人所呈的奏疏转递给皇帝。

  自登基之后,许久不曾听到东瀛的事迹,先帝朝时东瀛派遣使者来朝是诸国中最为勤快的。

  说来也巧,东瀛的女首领与圣人竟是同一年登基的。高延福眯着老眼恭立在皇帝身侧。

  皇帝抬手拿起册子,东夷与西戎皆有女君所出,我中原又为何要一直墨守成规,能统治江山御万民者便是帝王,何关乎男女。

  陛下是千古帝王,开创了这大周盛世,令四夷宾服,万国来朝。高延福称颂道。

  倭人遣使数次,学了那么多东西,就连这字也学去了么?皇帝盯着册子上那并不算好的文字。

  诚闻大周女皇陛下威仪天下,受万民敬仰,雄才大略,野赞深感钦佩,愿同诸邦请求陛下于神都修建天枢...日本持统天皇鸬野赞良献。

  皇帝听着天枢两个字眼,功德柱...这些天已经有不少国家上书请愿了。

  陛下建不世之功,威震四海,连远在东海的日本都向陛下请愿,可见如今的大周朝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高延福顺势奉承道。

  逄卿。皇帝低头唤道。

  臣在。逢弘敏叉手应道。

  替朕留意一下地方百姓的动静,凡有地方奏章,直接取来给朕,不必过宰相耳目。皇帝吩咐道。

  喏。

  延载元年八月,在波斯国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四夷共两百余国家元首前往神都洛阳向大周皇帝请求修建天枢立于紫微城端门之外,以此铭记女皇功德,黜唐颂周。

  获允之后,皇帝以纳言姚璹为督作使,召番邦诸国聚钱百万亿,命东夷设计图纸,高丽人运送进献铜铁,并派遣高丽工匠赴朝为天枢雕刻。

  同年九月,天象日食,祖宅收到王瑾晨续弦之事后派人至神都恭贺与提前送来家族的贺礼,生母与生父及嫡母却未做任何表态,虽是二婚,但王宅所备六礼齐全,凡张罗事宜皆由宅主人亲力亲为。

  王宅一些新来的下人感到疑惑,闻秋官侍郎迎娶宰相之女的头婚并未大肆操办,如今这二婚却尤为重视,连一向不信术士的主人,竟也为了婚事将城中最为有名的老道请来占卜吉日。

  就在王宅忙碌着张罗婚事时,宫中突然来了一批人。

  来的不是旁人,而皇帝身侧的贴身内臣高延福,奉陛下口谕,秋官侍郎王瑾晨迁将作监,协同督作使建造天枢。